很多准妈妈在孕前血压都是正常的状态,可是在孕期,就会出现高血压的状态。有些准妈妈听到自己血压高,就会过度紧张,而有些准妈妈却不当回事,那么妊娠期高血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疾病,临床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严重时可发生昏迷、抽搐及心、肾衰竭的情况,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病 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阐明,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有些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称之为易发因素。其易发因素如下:
①初产妇。
②年轻孕产妇(年龄≤18岁)或高龄孕产妇(年龄≥35岁)者。
③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者。
④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温升高时。
⑤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的孕妇。
⑥营养不良,如贫血、低蛋白血症者。
⑦体形矮胖者,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24者。
⑧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者。
⑨家族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有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史者。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产后方可确诊。
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伴有蛋白尿≥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子痫: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结束的抽搐。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的产妇妊娠前无蛋白尿,妊娠20周后出现蛋白尿,或妊娠前有蛋白尿,妊娠后蛋白尿明显增加,或血压进一步升高,出现血小板降低,肝肾功能损害,肺水肿、视觉障碍等严重表现。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妊娠20周前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
1.血压监测:定期进行血压监测是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比较重要的一项自我护理内容。
2.保障睡眠质量:妊娠期妇女要有充足的睡眠,工作强度要适度。正常情下孕妇每天保证至少10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左侧卧位为宜。休息环境要舒适、安静等,尽可能减少噪声对孕妇的睡眠情况造成影响。
3.饮食护理: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奶类、豆制品。尽量选择低油脂和高蛋白食物,鱼、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严密监测体重变化,合理控制体重增长。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1—2g。
4.药物护理: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患者在药物选择方面要多加注意,尽可能详细向医生描述自身情况,然后选择与自身匹配的药物,对于正在服药物治疗的女性,则主要是严格遵循医生的叮嘱进行服药,不得私自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换药等。
5.科学自查:孕妇居家期间也需要加重对自身病情的认识,切莫掉以轻心,将自我检查工作做好。如果在自查期间出现新的症状,如上腹部疼痛、头晕、阴道异常流血等,需要立马就诊,以免出现病情加重等不良症状等。
6.在住院期间:一定要认真遵从医嘱,按医生要求饮食,严格记录出入量或尿量,每日测体重,按要求口服降压药等。
信息来源:产三科
原文作者:毛静
责任编辑:刘丽
审核编辑:左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