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为利胆药,是由胆固醇衍生而来的天然亲水性胆汁酸,可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和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口服后,其作为主要的胆汁酸可以替代或置换有毒的疏水内源性胆汁酸。
除此之外,熊去氧胆酸还具有:
①保护受损的胆管上皮细胞;
②抑制肝细胞凋亡;
③通过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刺激胆汁分泌的功能,因此,可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
PART 01熊去氧胆酸适应症
①胆囊胆固醇结石(必须是X射线能穿透的结石,同时胆囊收缩功能须正常);
②胆汁淤积性肝病;
③胆汁反流性胃炎。
PART 0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临床表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是妊娠中晚期最常见的妊娠相关肝脏疾病,与自发性早产、胎儿窘迫、死产等胎儿不良结局风险相关。
临床表现
①皮肤瘙痒:首发症状,由手掌、脚掌或脐周可延及四肢、躯干、颜面部,夜间加重;
②黄疸:出现瘙痒后2~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
③皮肤抓痕:因瘙痒抓挠皮肤可出现条状抓痕;
④少数孕妇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极少数孕妇出现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缺乏,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PART 03药物治疗目标
缓解瘙痒症状,降低血胆汁酸水平,改善肝功能,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PART 04妊娠期使用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推荐熊去氧胆酸作为ICP治疗一线药物。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表明熊去氧胆酸与其他药物相比,可明显缓解皮肤瘙痒、降低血清学指标、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熊去氧胆酸在羊水和脐血中的蓄积量很少,对胚胎和幼崽无直接损害,也未发现熊去氧胆酸对人类胎儿的毒副作用或造成围产儿远期不良影响的报道,妊娠中晚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PART 05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用药后可能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胃肠道:便秘、腹泻、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头晕过敏反应:皮疹肌肉骨骼:背痛呼吸道:上呼吸道感染若发生腹泻,必须减少剂量,腹泻不缓解的患者,必须停止药物治疗。
②治疗前3个月每4周检查1次肝功能,之后每3个月检查一次。
③不应与考来烯胺、考来替泊以及含有氢氧化铝和/或蒙脱石的抗酸药同时服用,因为这些药可以在肠中和熊去氧胆酸结合,阻碍吸收,影响疗效。若必须服用,应与熊去氧胆酸间隔两小时。
信息来源:药剂科
原文作者:刘悦
责编初审:赵瑶
主编复审:左曙东
领导终审:滕薇
读网校对:赵皓